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

喁喁語 30/10/2010


喁喁語——
阿刨善心十足


 

 

2010-10-30




剛過去的重陽節晚上,我在好友家中晚膳。

   
     突然,電話響起,一把聲音傳來︰「徐蓉蓉嗎?」「是啊!你是誰?」「徐蓉蓉嗎?」「是呀!你是……」問來問去,對方就是在笑。內心在嘀咕,那人在幹甚麼?啊!聽出來了「阿刨!」內心一陣欣喜。


「哈哈,沒有想到吧!」真是她,那居於遠方的粵劇界超級偶像,原來人在香港。


「我回來探親,見見一班朋友,稍後飛日本,回加拿大後再聯絡。」


阿刨和我寒暄一陣,大家相約好再見之事,她便掛上電話。過了一陣,在微博中,我竟然看到一張相,就是她和姜大衛、李琳琳的合照(見圖),原來,她就是和姜大衛夫婦飯。


阿刨與姜大衛夫婦相識多年,姜大衛移民加拿大溫哥華,一班朋友天天見,近年姜大衛回流返港工作,大家還挺惦念的。阿刨回港,就是想見見這班好朋友。


我知道,她還與「新娛國際」老闆丘亞葵協商,丘老闆買下多年來《歡樂滿東華》中雛鳳演出片段後,與阿刨洽談版稅事,阿刨決定把版稅收入全數捐作慈善用途。看到她一片善心,難怪福有攸歸,今日生活逍遙無憂,也是有心有好報之故。


撰徐蓉蓉



我很幸運, 在香港期間有緣見過笙姐.  因時間倉卒, 只是閒聊幾句. 見笙姐精神飽滿, 心情舒暢, 身上斜掛住一個小形手包, 很有型呢!


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

朱義盛

月初返港, 逗留了兩個星期.  又是大豐收的旅程, 見過想見的親朋戚友, 連奢望想見的亦見過;  也收到很多禮物, 最貴重的是老爸送給我的生日禮物, 是一條設計新穎的金頸鍊.  拿上手, 秤一秤,  mh.... 心想經濟拮据時, 又多一樣資產去應急.  其實我少戴金飾, 比較喜歡戴"朱義盛", 因為潮流過後, 棄之亦不覺可惜.  (窮就係窮啦, 仲係到扮嘢. )  剛好幾天後有親友娶新抱請飲, 我便急不及待show quali, 因為實在沒甚機會. 



當晚見到新娘子一雙金光閃閃的手, 自己的項鍊則相形見拙.  新娘子的金鈪戴到近手肘, 是我所見過最多金飾的一位新娘子.  我這個"大鄉里", 不禁嘩然!  坐在身傍的小叔即時拆穿人家西洋鏡, 說是租回來的首飾, 不用大驚小怪.  (吓!  租回來, 我嘅年代唔興嗰噃.)  他說現在潮流興租用仿金首飾.



小叔所說, 本來是半信半疑的, 過了幾天看到報章介紹一間仿金首飾店, 才深信不疑.  文章說現在的年輕人平常不喜歡佩帶金飾, 婚禮過後, 所有金飾只會存放在保險箱, 或拿去金行熔掉套現, 但這會蝕去火耗和佣金等的差價.  倒不如租用首飾來得實際, 因為租金相宜, 一對龍鳳鈪的租金由$100 - $400不等.  用二三千元租用首飾已很有睇頭.  所以近年租買仿金首飾的生意頗有可為.




 圖片來自蘋果日報:   



 



「朱義盛」是舊時廣州的一家金飾店,以供售 K 金首飾著名.  雖然朱義盛標榜其 售賣的 K 金首飾是永不退色,但 K 金始終是 K 金.  故當有人炫耀從省城的朱義盛買回金飾,識貨者便會譏笑那是「假貨」.  後人就用了「朱義盛」去譏笑假冒的貨色
.    
(資料來源: rthk27.rthk.org.hk/php/lautinchi)


2010年10月14日星期四

危機感

在網上看到以下一個<危機感>的心理測驗.  有興趣的, 可試試你的危機感有多強.



一頭乳牛正從牛舍裡出來吃草,請你就直覺判斷,它將走至下面哪一處覓食?


A. 山腳下     B. 大樹下 C. 河流旁     D. 柵欄農舍旁



答案: 



A. 你的危機意識很強,甚至有點杞人憂天! 也許很容易的事,被你天天惦念著,久而久之也變成困難的。 放開心胸,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!



B. 你是屬於高唱快樂得不得了的人,一天到晚無憂無慮,你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,沒啥好怕的o  唉! 如此樂天知命,天底下恐怕像你這麼樂觀的人已經不多了。



C. 你有點秀逗哦! 成天迷迷糊糊的,記性又不好,總是要人家提醒你才會有危機意識,但是一會兒之後,又完全不記得危機意識是什麼東西了! 你怎麼像個老頑童似的?



D. 你的確滿有危機意識的,跟你在一塊兒的人也被你強迫一起有危機意識,簡直是思想強暴嘛! 不過你所擔心的事的確有點擔心的價值! 也就是說,你沒事瞎緊張,反而常常未雨綢繆!


此文轉自中國心理遊戲網:http://www.xinliyouxi.com/



答案的準繩度有幾多, 不必理會.  只是它喚起我的危機意識.



危機感是防範於未燃的心理準備意識.  沒有危機感, 人會變得安於現狀, 固步自封, 好逸惡勞, 怯于面對逆境.  最後只得面對失敗或被淘汰的命運.  當然, 過份強烈的危機感, 會令人處於杞人憂天的局面, 可是適當的危機感是必要的.



年初時泰國傳出政變, 看新聞報導, 訪問正欲出發去泰國旅遊的港人.  問他們為甚麼不取消行程, 有人答道因旅行社不肯退款; 又有答我們不是去高危區, 不用擔心; 甚至有答道若出事, 政府會有包機接他們回來等等.  古語有云: "君子不立危場下", 為了區區數千元的旅費, 甘於以性命一博, 是否值得?



不要說政治動盪的地方不要去, 即使治安不好的地方也要三思而後行.  明知山有虎, 偏向虎山行, 這不是勇氣可嘉, 是拿自己的性命作賭注.  到出事時只曉得呼天嗆地去埋怨, 難度這就是正確的人生態度嗎?  



其實, 危機意識可應用於好多層面, 包括社會經濟, 個人事業, 婚姻及日常處事態度. 凡事提高驚覺, 免得出事時手足無措.


   


2010年10月4日星期一

逆境求存

最近, 看到電視新聞報導美國華盛頓有專業人士失業, 不願意領取失業救濟金, 寧可轉行去做三輪車車夫, 接載遊客穿梭旅遊景點及介紹有關景點的資訊與歷史等.  他們當中有大學生, 律師, 會計師.  其中一個受訪者說即使將來可做回原有的行業, 也會繼續兼職做三輪車車夫.  原因是自從擔任三輪車車夫之後, 對自己居住的城市更為熟悉, 當中亦樂趣無窮.  這一群原本坐慣辦公室工作的人, 現在每天日曬雨淋, 付出大量體力, 無論工作環境或工作性質皆與以往截然不同, 仍甘之如飴.  這份堅毅精神教人欣賞, 那份敬業樂業的精神同樣令人佩服.






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azpedicab.com/



逆境是要自強不息, 而非要求政府救濟.  香港這邊廂有好多人領取綜援, 那邊廂卻有工無人做.  當然那些無人做的工不是甚麼高薪厚職.  俗語有謂"馬死落地行",  若果香港失業人士有美國這一群三輪車車夫的堅毅精神, 肯去做那些辛苦或厭惡性的行業, 無需申手向政府要錢, 尚可為自己挽回一點尊嚴.  看過一篇文章寫香港領取綜援的人不是因懶惰, 而不肯找尋工作, 而是那些 "豁免入息計算" 的制度造成障礙.  試問若果從開始沒想過要依靠政府, 那些制度如何造成障礙呢?



聽過在香港做生意的朋友說有求職人向他要求薪資以現金支付, 因為他/她是領取綜援的, 有收入, 獲發給的綜援金額會被扣減.  這是否心存欺騙政府之意呢?  假若有"心" 有力,  做一份工的收入不夠維持生計, 可以做夠兩份, 事在人為.  小時候的我, 生長在貧窮的家, 媽媽白天去工廠工作, 晚上還接一些工廠外發的工作回家做, 養大我們好幾個"化骨龍", 一點也不容易.  只歎現在的人沒有了六,七十年代香港人那種拼搏和堅毅的精神!



政府的福利制度是用來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, 而不是給人濫用的.  香港綜援制度是否存在漏洞, 令那些濫用社會福利的人有機可乘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