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

明報周刊請睇戲 (updated)


有現場update,我見到一些我認識的朋友啊。
 
http://partyline.mingpaoweekly.com/cfm/PartyList2.cfm?Party=P12053


請問有冇人攞到飛呀?



有朋友攞到飛喇,是兩張的套票。




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

一切從情開始


「龍情詩意半世紀」曲終人散,情卻未散。 打從知道將會演出至現在整個演出完畢,心情一直興奮,特別是在香港看演出的兩星期。 回返溫哥華一個月後,餘興未散,魂魄仍未能歸位; 至今才可冷靜下來一寫我的感受。


2011
年三月,率先從明報周刊第2210期看到公佈演出事宜。 那篇訪問令我感動,因為當中包含多種不同的情義;更為笙姐知恩、重情、惜福的品性喝采。


執著一份對笙姐的情意結,丘亞葵先生由2004 年至2010年,七年間,三度邀請笙姐演出,那份誠意少一點毅力也不成事。 丘先生為使笙姐無後顧之憂,甘願一力承擔七位數字的風險,目的就是一償為笙姐籌辦演出的素願。 我為丘先生的毅力與勇氣鼓掌;也感謝他帶給我們這一台戲!


笙姐 - 性情中人也。 她答應丘先生的邀請,除了被誠意感動,亦想為自己留下一個紀念性的演出,因為2011年適值是她從藝五十年的大日子;更因為一位相識數十年,從來只有默默支持,沒哼過半句的朋友,也懇切地開腔說:「阿刨,你做啦!」 就這一句說話,令笙姐再守不住心中那度防堤!


笙姐一貫性格是重情念舊。 當初丘先生邀請笙姐是作個人時裝演唱會,但笙姐認為獨唱非她專長,故此選擇以生旦對唱作為表演形式。 而拍檔人選,丘先生給予笙姐完全的決定權。 我曾問過笙姐有沒有考慮過找其他拍檔人選,為這紀念性的項目攪攪新意思。 我有這念頭是因為在溫哥華的籌款演出,已看過笙姐與其他人合唱,在我這個間中愛作變化的人來說,感覺挺新鮮的。 不過,相信在一般戲迷心中,有龍必有梅;所以,我想笙姐也預料不到我會發出這問題。 但她不假思索地答道 : 「不會。 花旦首選必定是亞嗲,除非她推辭。」 她對嗲姐這份情義及尊重,成就了「龍情詩意半世紀」的演出名目。 正如丘先生在尾場所說,我們要多謝嗲姐的支持和配合,才能締造那麼精彩的一台戲。


台下熱情,台上領情,兩情交融,編織出連串動人的畫面。 2011年十二月一日,戲迷引頸以待的演出終於響鑼。 雖然我人仍在溫哥華,朋友每晚都向我匯報她的所見所聞。 我知道有戲迷即使沒票看戲,也到劇院去,為求一睹偶像風采。 戲迷的熱情令人感動,如丘先生說,龍梅的確有一班好戲迷! 十二月廿四日,寒冷的平安夜,或許第二天是假期,聚集在後台出口等 <放學> 的戲迷比平日要多,超過百人。  她們以無比的熱情抵禦寒冬的冷風,為的只是多見偶像一面。 當見到笙姐出來時,她們的歡呼聲劃破黑夜的寧靜;站在遠遠的我,也為之動容! 盛筵也終須散席,十二月三十日,尾場是也! 謝幕時,戲迷不捨之情盡現,不絕的喝采聲、哨子聲、呼喚聲震撼整個場館,龍梅五度謝幕,我絕對相信台上台下的情緒都同樣澎湃! 2012年一月廿八日遇到笙姐,我對她說:「看慶功宴那晚的新聞照片,您容光煥發,很明艷照人啊! 那時已是夜深時份,但您卻沒有一點倦容,絲毫不似剛做了一整晚的表演,更不像完成廿五場的表演。」 笙姐答道: 「那是戲迷的推動,您們的支持,令我充滿動力。」台上演的盡情,台下看的陶醉,是何等美事!


隨著DVD面世,「龍情詩意半世紀」已是完整的告一段落。 這一台戲盛況空前,為龍梅的演藝事業寫上光輝的一頁;亦燃點起戲迷熾熱的心,像一團熱烘烘的火,大家都希望這團火可繼續燃點下去。 我們是否好夢能圓,除了笙姐的意願,還要看其他因素。 假使好夢成空,「龍情詩意半世紀」或會成為龍梅的最後一台戲;然而,也不失為半世紀濃情厚意的完美休止符!

想睇大銀幕 <龍情詩意半世紀>,快啲去買明周喇 !


 















2012年2月17日星期五

廣告及DVD樣版


這是昨天東方日報廣告, 丘先 生真有誠意!

我想現在已有人在排隊取碟吧


 

















 


2012年2月16日星期四

龍劍笙梅雪詩開心獲認同


 東方日



粵劇名伶龍劍笙(阿刨)和梅雪詩(阿嗲)在粵劇界貢獻良多,為表揚兩人的卓越成績,昨晚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2011」頒獎禮,特別頒發「IFPI香港粵劇最大貢獻獎」予兩人,成為首獲此榮譽的粵劇名伶。


去年十二月龍劍笙與梅雪詩再踏台板,復出演出一連25場的《龍情詩意半世紀》,外間反應非常熱烈,阿刨和阿嗲在舞台上的精湛唱功和做手令戲迷看得如癡如醉。正因兩人多年來醉心粵劇演出,在粵劇界贏得不少讚譽,據知昨晚在九展舉行IFPI唱片銷量大獎頒獎禮,適逢45周年而特別增設「IFPI香港粵劇最大貢獻獎」,表揚對粵劇界有貢獻的人,而阿刨和阿嗲過去多年舞台上的功架和演出的努力,已是毋庸置疑,在商業收益及藝術角度上,不論有形及無形下去推動粵劇發展,讓更多人認識粵劇這個傳統藝術。


未能出席領獎


對於兩位名伶獲獎一事,昨日聯絡《龍》的主辦單位負責人丘亞葵,他表示:「因為阿刨已返回溫哥華,阿嗲則有事在身,所以都唔可以出席,佢哋知道獲獎都好開心,但唔可以親手攞獎都覺得好可惜,多謝大會同戲迷對佢哋認同。」


出豪華版DVD


據知兩人早前演出的《龍》劇,原本20場的門票在短短45分鐘內售罄,之後再加開5場亦同樣爆滿,一群「雛鳳」的戲迷可謂百看不厭,主辦商特別製作4888套豪華限量版的《龍》劇DVD光碟,將於明日推出,並附送一本92頁的相集,每張相片是由阿刨親自挑選,每套DVD有印上編號,而阿刨和阿嗲早已為自己留起心水編號,而精裝版則附上「雛鳳」的訪問點滴,讓戲迷能夠一再回味。


文:音樂組

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entertainment/20120217/00282










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

龍劍笙出DVD發揚粵劇

 


on.cc 東方互動 專訊】粵劇名伶龍劍笙(阿刨)及梅雪詩早前主演的《龍情詩意半世紀》,將於本月18日推出DVD豪華限量版。日前新娛國際老闆丘亞葵租借嘉禾戲院,免費招呼逾百名戲迷率先欣賞DVD,他說:「戲迷在戲院睇完後都覺得好震撼,好特別,有大電影感覺!」戲迷大讚透過DVD可以更加清楚看到龍劍笙的演釋,效果非常震撼。阿刨亦認為用另一種媒介把粵劇發揚開去,是粵劇之福。


http://news.on.cc/cnt/entertainment/20120214/bkn-20120214162901756-0214_00862_001.html












大公網
《龍情詩意半世紀》
DVD豪華限量版,經新娛國際老闆丘亞葵擇吉後,定於2012218日早上11時全線推出銷售。


日前,丘亞葵租借了嘉禾戲院,免費招呼百多名戲迷欣賞該DVD。「有一日我在剪片室做後期工作,發覺剪好之片段,分別放在17吋、32吋、42吋、52吋的畫面觀看,畫面大小不同,感覺亦全不一樣。有此想法後,我便找老友幫手,租借嘉禾戲院放一場招待戲迷,她們看後都覺得好震撼,好特別,有大電影感覺。」


吸年輕戲迷


DVD於大銀幕播出,戲迷看後均覺DVD把龍劍笙的關目、造手拍得清清楚楚,是一套很好的粵劇教材,由於放映免費場反應熱烈,丘亞葵決定稍後會再加放另一場免費場招待戲迷。「阿刨為紀念恩師任劍輝灌錄的單支曲,也定在四月份推出。」阿刨復出後,這幾年間吸引了一班年輕戲眾愛看粵劇的興趣,她用另一種模式去承傳粵劇,真是粵劇之福。

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.hk/news/12/02/15/UHK-1450750.htm


2012年2月8日星期三

《龍情詩意半世紀》破天荒戲院試映




由粵劇名伶龍劍笙(阿刨)和梅雪詩(阿嗲)主演的《龍情詩意半世紀》折子戲叫好叫座,主辦機構將於月底推出DVD。製作人丘亞葵透露,將於本周日破天荒在戲院舉行一場優先試映會,免費招待約100位戲迷,由於過往從未有人在戲院搞過粵劇試映,今次算是創先河。


問身在加拿大的阿刨屆時會否返港出席?丘亞葵說:「阿刨好想同戲迷一齊欣賞,但太遠,我應承佢等,下次返港一定再
Book戲院畀佢睇。」由於太多戲迷要求阿刨返港再演大戲,丘亞葵表示會盡力游說,希望阿刨答應再踏台板。


http://news.on.cc/cnt/entertainment/20120208/bkn-20120208225239993-0208_00862_001.html






2012年2月6日星期一

龍劍笙 梅雪詩 留一齣好戲——帝女花



我也是個「超級戲迷」,說自己「超級」,鑑於我的身份是記者,能走在戲台最前線,取得第一手資料,並且與各老倌接觸做訪問,過去曾經接受我訪問的伶人,如芳艷芬白雪仙林家聲、冼劍麗、任冰兒、李香琴等,我把他們稱為梨園第一梯隊的前輩;粒粒巨星,唱唸做打,都有其獨特的吸引力,給我的印象挺深刻和新鮮的,當我回望他們的演出時,一邊聽、一邊看,只覺得精彩異常,粵劇的吸引力——無與倫比。


可是,我今次不是要為前輩著墨,而是要從六字頭(六十年代)的人作出發點,事關那個年代,六字頭戲迷的粵劇尋夢園,大都落在「雛鳳鳴劇團」身上,而且以龍梅(龍劍笙梅雪詩)攬大群觀眾,戲迷購票睇大戲的奇景,蔚為奇觀,一圈圈的人龍打過無數次「蛇餅」。


認識阿刨從殭屍開始


記得我第一次認識阿刨(龍劍笙),是從「殭屍」開始。這一次「殭屍」,已超過三十年歷史,那時我年紀尚小,由於我是新界原居民,當時我隨著羅湖料壆村的同鄉,在傍晚步行至古洞戲棚,看「雛鳳鳴」的演出,她們所演出的劇目,我已經記憶模糊,好像叫做《英烈劍中劍》,故事人物繁多,場面熱鬧,演員武打激烈,劇情已記得不清楚,只記得龍劍笙到最後做出一個高難度動作,就是「前殭屍」。怎可以這樣?我看得目定口呆,雖然如此,有著「百厭星」性格的我回到家中,竟然依樣葫蘆,學龍劍笙的「前殭屍」,以身體像殭屍的向前仆在地上,險象環生,幸好我現在仍然四肢健全,但阿刨這個「前殭屍」的動作,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,我覺得她真棒!


一九七五年,龍劍笙接拍粵劇電影《帝女花》,及至戲院上映該劇時,我自然是座上客,看到她演《香劫》一場,加插「撲仙令」唱段:「相顧斷迥腸,痛別離淚滿宮衫,慘過玉環,哭叫薄命紅顏,妻你能盡節,夫那得復再偷生,轉瞬永別,怎不把翠袖攀……」我聽後,感到行腔跌宕挺有新鮮感,回到家中,便有滋有味地學她唱:「相顧斷迥腸,痛別離淚滿宮衫,慘過玉環,哭叫薄命紅顏,妻你能盡節,夫那得復再偷生……」擘大喉嚨重覆又重覆地唱:「相顧斷迥腸,痛別離淚滿宮衫……龍劍笙的確迷倒了我。我看粵劇的歷程,可以說是六字頭戲迷的代表之一,也可以說是粵劇戲迷集體回憶的寫照。


十五分鐘訪問露玄機


二零零五年一月十日,我在香港文化中心採訪「八和愛心獻南亞」慈善演出,我再遇於九二年告別舞台的龍劍笙,親眼看到闊別舞台十二年的她,我感動得有點顫抖,情緒高漲得繃緊了;可是,我抓緊採訪阿刨的時機,和她傾談了世紀的十五分鐘,因為當時她正趕著出場演唱《帝女花之香夭》,雖則時間緊迫,她仍有風度地接受了我的訪問。
  
在訪問過程中,我問了她復出的機緣,她笑容可掬地答我:「做戲?我鍾意,否則不會做了幾十年。」看阿刨當時的神態,我估計她有可能重踏舞台……


其後,阿刨真的復出舞台了,她奉師傅召喚,分別出席《西樓錯夢》及《帝女花》記者會,面對傳媒訪問時,她業已回復當年「傻傻地」的狀態,甚有乃師任劍輝的影子。她,給我的感覺儒雅瀟灑。








阿嗲給我的印象單純


龍劍笙的最佳拍檔,當然就是梅雪詩,她卻一直活躍於舞台,阿嗲並沒有因阿刨早年退出粵劇壇而銷聲匿跡;然而,沒有龍劍笙(龍於一九九二年三月十日演完師傅戲寶《蝶影紅梨記》便告別舞台)的日子,一樣有梅雪詩。縱使龍離開了舞台達十二年之久,梅卻帶著一腔熱忱,在舞台上繼續演出粵劇,這種對粵劇的忠誠,令人敬佩。梅雪詩粵劇的堅持,沒有離棄過她的戲迷,我覺得她因為龍劍笙而變得勇敢和成熟。
  
我回憶起大概在九六年間,曾經找過梅雪詩做訪問,她平易近人,十分單純,她還有一句謙厚的說話在訪問時常掛在嘴邊的——「對不起,我不懂說話!」


戲迷捧足阿嗲幾十年


從前,我看梅雪詩總是欠缺了些自信,自己明明好,也說成不大好;自己明明得,也說成麻麻地……事實上,梅雪詩亦有她成熟和自我完善的地方。二零零五年九月十五日,仙姐(白雪仙)率徒弟舉行記者招待會,各大傳媒蜂擁而至,有不少記者包圍住復出舞台的龍劍笙採訪,我走在梅雪詩近前,她卻向我比劃,說:「你不用理我,快些去採訪龍劍笙啦!」
  
我心想——阿嗲,你好梅雪詩有如此襟懷,正是藝術家應有的視野。阿嗲對人好,對戲迷也好,難怪她有一班忠心的戲迷戲癡,矢志不移的幾十年來對她不離不棄。曾經有一位戲迷對我說:「只要是嗲姐演的戲,全部都是好戲,我都喜歡看!」戲迷對阿嗲就是如斯鍾愛與刻骨銘心。
  
阿嗲從踏足台板那天開始,便知道演粵劇所行的路並不容易,要知道在一百個花旦當中,未必能有一個冒出頭來,而梅雪詩亦沒有特別的天賦條件使她一炮而紅。她初出道時,更有些觀眾嫌她的嗓子過份高吭,而刻模子方式般學習師傅的唱唸做演未免有點生硬;沒錯,連阿嗲自己都覺得:「以前,我演戲在感情的發揮,仍有改善的餘地,仙姐教我演戲,也挺著重感情的描畫。」現在,阿嗲已茁壯起來,演戲時的信心也大增了。








以一字評語說「任白龍梅」


任白與龍梅除了是師徒關係,她們的唱腔,在戲迷心目中是密不可分的;只是,隨著時間的流逝,師傅有師傅的所謂藝術派系,徒弟有徒弟所走出的一條路。任白授缽傳薪的徒弟龍梅,走的是師傅的路子,但各自有其魅力所在。

如若以一字評語,用在「任白龍梅」身上,她們各自就有以下的特色——任劍輝的「戇」;白雪仙的「傲」;龍劍笙的「靈」;梅雪詩的「形」。這「戇」、「傲」、「靈」、「形」四種狀態,好像充滿了神秘感,其實更進一步說,任劍輝的「戇」,便是有《戇姑爺》的傻戇,她唱著:「戇戇戇戇,你話我戇,我並冇戇,爽爽爽爽,認真爽,任你亂咁講,冇乜相干……」,任姐演傻戇的風格韻味,淋漓盡致,滲人心脾。
  
白雪仙的「傲」,指的是「傲氣」與「刁蠻」,她演繹那種情緒,功夫火候,準確到位,難在不偏不倚,如《帝女花》選婿時的「傲」,《宮主刁蠻駙馬驕》的「蠻」,演來入木三分。
  
龍劍笙的「靈」,她在台上表現靈巧,對角色悟性特高,自有神采,君不見她在《西樓錯夢》,接到素徽的空書時的表情,充分表現了她的「靈」。
  
梅雪詩的「形」,是一種規矩,有師傅白雪仙那種態勢與腔調,表情動作表現得循規蹈矩,呈現酷似仙姐的演戲手段,形態兼收並蓄。
  
「任白龍梅」所具有的「戇」、「傲」、「靈」、「形」四種特性,成為觀眾的審美情趣;然而,龍梅也必須了解,她們一直在演的大都是任白戲寶,那些舊戲能攏住觀眾多久的注意力呢?
  
以我之見,作為一位藝術家,要真真正正有自己的代表作,她們不妨從「首本」方面構想,留一齣好戲給我們家傳戶曉。


原文刊於第七十九期《戲曲品味》(20076月)

http://www.iatolife.com/hklegend/PageDetails.action?pid=483